為了提升服務質素,我們會使用 Cookie 或其他類似技術來改善使用者的閱讀體驗。 如想了解更多請到 這裡 >。
許多家長認為「長時間遊戲」對孩子不利。出於這個原因,以前關於遊戲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遊戲的負面影響上,例如抑鬱、攻擊性增加和缺乏身體活動。但遊戲就像一個非常複雜的謎題,遊戲玩法完全有可能對某些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導方針建議「大齡兒童的遊戲時間不應超過兩個小時」。「遊戲過多」被認為會對兒童產生負面影響。之前有幾項研究已經處理過長時間博弈的負面影響。然而,這些研究的小樣本量(少於80個)並未闡明神經生物學機制。
那麼,長時間玩遊戲就只有壞處嗎?查蘭和他的同事決定測試2217名9至10歲兒童的認知能力。
參加測試的孩子被分成兩組:每天玩遊戲超過三個小時的孩子和從不玩遊戲的孩子。然後每組進行兩次測試。首先是看屏幕上顯示的箭頭,然後儘快朝同一個方向按下按鈕。那時還有一條規定,如果有「停止」信號,就不要按任何東西,衡量你對沖動的控制能力如何。
在第二個測試中,參與者被問及他們看到的第一張人臉是否與他們後來看到的圖片相匹配。
這衡量你記憶信息的能力。在測試期間,孩子們的大腦被fMRI掃描,以查看他們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玩遊戲三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那組比完全不玩的那組更快、更準確地完成這兩項任務。
這種認知技能的差異在大腦活動中也很相似。玩遊戲的組與不玩遊戲的組相比,在與註意力和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中表現出更高的大腦活動。
研究小組推測,「電子遊戲導致了認知技能的訓練」 。玩遊戲超過三個小時的那組視覺皮層活動水平也相對較低。同樣,通過影片遊戲反複訓練可能使大腦區域在視覺處理方面更有效率。
然而,本研究無法分析因果關係。與提高認知技能的遊戲相比,認知技能較高的孩子可能更喜歡遊戲。此外,由於人們認為根據遊戲的類型開發認知技能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也不能一味的推崇長時間玩遊戲。
查蘭表示之前都在宣傳面對屏幕時間過長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害。然而,團隊的結果表明,在保持平衡的同時玩更長的遊戲有一定的好處。
在現代,孩子們長時間盯著顯示器已經變得司空見慣,因此遊戲的影響可能利大於弊。